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记者观察:文本解读有无边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王薇】

最近,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引爆各社交媒体,和第一张专辑相比,带来的冲击可以说有过之无不及。尤其是《罗刹海市》的歌词,更是被网友各种解读,有人逐字逐句“翻译”,有人则"反对"附会,好不热闹。不过热闹之余,倒是不禁让人想到30多年前一场关于“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评判,到底是由作者说了算还是由读者说了算,以及应不应该有个范围或者标准”的谈话。

这场谈话(辩论)的参与者是哲学家理查德·罗蒂、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和作家兼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而艾柯的著名“才学小说”《玫瑰的名字》出版10年来,全球不计其数的文学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过度”诠释,正是这场谈话的背景。

理查德·罗蒂的观点是,读者就是衡量和评判文本的唯一尺度。罗蒂否认哲学的目的是探究事物的本原,也不认为哲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更反对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的认识论。既然没有什么“洞穴之外”的本质主义,那么对于文本,自然也就是应该任由读者评说。

作为解构主义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提出文学批评的本质是要解构知识精英用文字构建起来的话语霸权。作为一个解构主义者,卡勒坚决反对为文本诠释事先圈定范围。他同意文学批评的目的并不是揭示作者意图,但是他也并不完全同意罗兰·巴特的“作品完成,作者死亡”。他觉得遇到极其不靠谱的诠释,作者还是可以,并且有义务指出来的。

翁贝托·艾柯则认为,对一个文本进行诠释,应该而且也确实存在着一个合理的边界。这一边界,作者和读者说了都不算,只有文本自身说了算,即“文本意图”,但只有“标准读者”才能接近“文本意图”。

到最后,三个顶尖大脑,也没有讨论出一个结果。可见,文本的解读到底有无边界和标准,其实并没有唯一正确答案。一万个人心中就会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而《红楼梦》也能滋养出无数的“红学家”,这或许就是经典所要承受也必须承受的宿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