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料】科技让金融监管更“智慧”
□本报记者 苏洁
相较于金融科技(FinTech),监管科技(RegTech)仍是科技赋能行业变革中的“新生代”。监管科技一词最早由2015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FCA)提出,“RegTech是FinTech的一个子集,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更有效率地促进监管要求的落实”,这是国际上首个官方层面对于监管科技的定义。在此之后,伴随金融科技的发展浪潮,监管科技在美国、欧盟、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落地生根。
近日,腾讯云、腾讯安全、腾讯研究院、毕马威联合发布《监管科技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提出了监管科技“新内涵”——以可持续发展与社会价值为牵引,促进监管质效提升、服务产业有序运营、健全监管生态发展的全领域新技术应用。
(相关资料图)
尽管应用场景逐渐清晰、在监管科技领域的投资金额已超过100亿美元 ,但整体来说,国际层面普遍将监管科技定义为金融领域的新技术应用,聚焦在支撑监管机构的监管科技和赋能金融机构的合规科技。
目前,监管科技正在成为全球科技应用的热点领域,吸引了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科学家和行业专家的积极参与。近年来,监管科技应用在金融行业持续发展和落地,呈现出特色的中国监管科技实践。
政策推动监管科技应运而生
监管科技有多火?不仅仅是资本助力,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规划报告、监管机构政策发布等均提到 “监管科技”“智慧监管”等热词。2019年9月和2022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出台《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从提出“健全金融科技监管基本规则体系,着力打造包容审慎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到强调“加快监管科技的全方位应用,强化数字化监管能力建设”,监管科技的战略地位正逐步提升。
毕马威中国智能应用服务主管合伙人赫荣科表示,监管科技整个市场参与方有几类:第一,监管机构,从监管角度(G端)去推动监管科技整个的发展。第二,被监管机构(B端),比如金融机构或相关机构,他们也要满足监管的要求,参与到监管科技的应用中,都属于监管科技的需求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参与者(服务商)整个市场的活跃。(见表)
从目前国内监管科技应用实践来看,监管科技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地方金融监管、反洗钱、关联交易、监管报送等场景,随着技术应用的日趋成熟、金融和科技的全方位深度融合,如量子计算、元宇宙、数字货币等新兴场景的出现,金融业务模式和消费模式将不断变化,金融监管的规则也会愈加复杂,以上在影响金融监管体系发生变化的同时也给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监管科技最先进入金融领域
“监管科技最早始于国外金融监管,因为金融要求是最高的,后来逐渐涵盖了各种市场监管。”腾讯安全副总裁黎巍介绍。
为何监管科技最先进入金融领域?腾讯安全副总经理、监管科技首席专家杜明灯认为,监管科技从金融领域开始,跟国内这几年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国内经济这几年发展非常快,在发展过程中,金融风险逐渐暴露,比如2016年互联网金融开始爆发,其风险也开始呈现,而监管是相对滞后的状态,新兴业态出来之后没有出来适当的监管制度或监管方法来监管,这时候新兴业态风险敞口就会增大,这时传统的监管手段并不能够满足新的商业环境下的监管要求,因此诞生了监管科技。“比如fintech是金融+tech,而监管科技是监管+tech,监管也希望能够用科技手段帮助他们提升监管的管理水平,监管科技得以快速发展”。
《白皮书》中对国内监管科技应用热点场景进行了探讨:在监管侧,分别是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国版的监管沙盒”、地方金融监管、市场监管三大领域;在企业侧,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的合规管理、风险控制以及大部分企业可能都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场景。
赫荣科认为,未来监管科技发展有几个方向:首先,在国际上,英国提出了监管沙盒试点,通过监管沙盒对未知的金融风险做监测,为未来的风险去做推演模拟,防范有可能产生的新风险;其次,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包括大数据、AI、区块链等技术,把它引入到监管工作里,如监管报送;最后,金融机构也要加大这方面的建设力度,能够跟上监管的管理思路,去提升机构的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的数字化。
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很多科技跟传统金融行业的技术应用,就会势必衍生金融+科技的相关风险,因此,需要利用监管科技做好监管,实现对风险事前主动的防御。“未来金融机构利用监管科技做好风险管理,相当于做事前防范。”业内人士表示。
监管科技需多方参与
未来几年监管科技是否会迎来爆发期?黎巍认为,“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未必谈的是金融科技的爆发期,而是整个数字经济的爆发。科技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更多看好未来数字经济的进展,所以数字经济一定会衍生出与之相匹配的各种监管科技和工具。”
杜明灯表示,所谓的监管科技爆发期主要是将其落实到应用层面,从企业端来看,实际上有一个数字化提升的需求,因为要应对合规、应对监管。另外,监管端本身有数字化的需求,比如如何掌握新的金融业态或新兴业态所产生的风险,监管端可能并不清楚。
“我们经过分析得出,在中国应用比较多的是监管端的科技,主要用来防范风险,科技发挥的作用是传统监管方法、监管手段较难发现、较难覆盖的范围。”杜明灯说。
赫荣科表示,金融被监管单位提早进行风险预警,这是监管机构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很好的表现。再者,在B端,比如一些金融机构,也有很多的监管应用,比如这两年比较多的是用NLP(自然语言处理)或OCR(文字识别)技术,去实现监管法规自动化的抓取,以及一些监管合规助手或者机器人的设计等,这也是在监管科技领域的相关应用,包括有些金融机构会构筑自己的合规中台,去实现整个内部合规风险管理的智能化。“现在看到的更多是点状的,从场景侧切入的建设方式,未来应该会更多向平台化或底座核心能力方面的建设去切入,这也是未来监管科技发展的一大趋势。”赫荣科强调。
业内人士还指出,得益于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数字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国内监管科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正视与解决。比如,制度的完善与政策的稳定是社会数字化良性发展的基础,监管政策如何平衡风险与创新,如何促进利用科技防范风险,实现科技服务实体经济,是监管科技领域需要思考的重点问题。再如,监管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是监管部门数字化能力的提升,被监管机构的数字化水平也影响着监管科技的发展程度和应用深度等,因此,业内人士呼吁,加强监管科技促进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需要监管机构、被监管机构、科技企业、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跨领域的深度融合。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青海出台措施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
深港保险合作进一步合作 两地保险业发展将获得更大空间
山西确定社会保险费月缴费基数 上限为17742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速看料】科技让金融监管更“智慧”
- 播报:金融壹账通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
- 全球今热点:枇杷膏适合什么人吃
- 天天时讯:2017寿眉怎么泡
- 世界焦点!银联商务加速“瘦身”
- 全球即时:7月11日起俄罗斯将全面关闭北溪管道由此带来的欧洲...
- 环球热点评!科美诊断大股东拟减持1203万股 1.54亿商誉面临减值风险
- 环球关注:贵金属价格或持续大幅波动?多家银行收紧“炒金”...
- 【环球报资讯】站在十字路口的小贷公司们 年内已超百家退场
- 当前滚动:张国清在丹东检查疫情防控工作慰问一线工作人员时强...
- 每日视讯:新型候选分子 能显著抑制结肠肿瘤生长
- 【世界聚看点】乾景园林10亿卖身交易告吹:子公司拟上市或致...
- 环球快看点丨新型通用流感疫苗可预防甲流
- 全球热资讯!北京“健康宝”又没显示最新天数?教您一招儿刷...
- 速递!麦趣尔回复关注函:纯牛奶丙二醇事件属实,或影响全年业绩
- 世界热头条丨安徽新增确诊病例81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41例
- 全球今日讯!北京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无症状感染者
- 环球速讯:越南养殖虾对中国的出口将持续增长
- 每日头条!本月起中小微企业缓缴3个月职工医保
- 全球视讯!据悉锦艺置业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为20.2万元
- 全球视讯!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15例
- 当前速读:定西市中医药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亳州举行
- 环球最资讯丨截止5月底,阿根廷海产品出口整体呈下降趋势
- 世界新资讯:防暑降温知识宣传 省疾控中心提醒:大众谨防高...
- 当前热文:Avant Meats获得新一轮融资,以推动细胞鱼在中国...
- 每日短讯:白发突然增多是老了吗?注意!可能是身体缺这4种营养
- 观焦点:韩农副产品上半年出口创新高
- 深圳将率先建立“生前预嘱制度” 赋予专科护士“处方权”
- “打飞的”新兴消费形态在深圳盐田区兴起 大大节省了时间
- 深圳前海启动人才住房面向香港人才配租工作 加强住房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