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记者观察:绿色金融产品持续创新扩围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冯娜娜】
6月28日,首批8只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正式获批。这意味着,可用来投资于绿色低碳领域的金融产品再添新成员。记者关注到,近年来绿色金融产品正呈现出持续创新扩围之势,其中,绿色金融债券规模是较为可观的。
银保监会官网显示,仅今年以来,地方银保监局已批复同意包括桂林银行、柳州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河北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宁波慈溪农村商业银行、杭州银行等银行发行绿色金融债券。
(相关资料图)
6月,中行法兰克福分行基于《共同分类目录》,发行5亿美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中国、德国、荷兰等多个国家的绿色项目。此次债券对应的绿色项目包括风力发电、抽水蓄能、城市轨道交通、纯电动公交车、高效节能装备制造等。
5月26日,农发行发行2022年首单绿色债券30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国家储备林、高标准农田、清洁能源、污染防治等项目的贷款投放。
同时,金融机构还在创新绿色金融债券产品。
在2021年,中行还发行了金融机构公募转型债券、金融机构生物多样性主题绿色债券和可持续发展再挂钩债券。截至2021年末,中信证券助力多家企业发行碳中和绿色债,规模合计70亿元。
国开行于今年1月19日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150亿元“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用来服务于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项目,重点支持完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陕西、福建、吉林、黑龙江等省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3月30日,该行面向全球投资人发行120亿元“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与运营类等绿色产业项目。
绿色金融债券品种不断丰富的同时,银行也在不断创新产品,为企业和社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新助力。例如,截至2021年末,中行累计推出15个领域40余项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可再生能源补贴确权贷款、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绿色供应链服务、绿色资管及绿色基金托管服务、银联首批个人绿色低碳主题白金卡、个人绿色新能源汽车分期、“中银E商通”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服务等,开立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登记账户等。
2021年,中银基金引入ESG投资理念,发行“中银上清所0-5年农发行债券指数”基金,并开发跨境合作ESG主题UCITIS基金;中银金租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助力绿色产业,28%以上的租赁资产为绿色资产;中银证券与中证指数公司联合开发“中证中银证券300ESG指数”;中银保险开发投产9款环境污染责任险附加险,3款涉及污染责任的建工险附加险,为多客户提供绿色保险服务;中银资产累计投资绿色产业金额占整体累计投资规模的40%以上;中银投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累计投资绿色项目8个,总投资规模逾百亿元。
金融领域正通过不断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来加大对绿色产业支持力度;通过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金流向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
总体上看,通过持续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驱动可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青海出台措施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大病保险保障能力
深港保险合作进一步合作 两地保险业发展将获得更大空间
山西确定社会保险费月缴费基数 上限为17742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速看:记者观察:绿色金融产品持续创新扩围
- 每日信息:美股上演逆转行情 科技股一枝独秀 国际油价暴跌
- 当前关注:验核酸结果多久出来
- 全球报道:深夜风暴!原油暴跌8%,全球商品大跳水!英国政坛大...
- 世界观天下!我国人均预期寿命77.93岁
- 环球微速讯:真实的黑茶是什么样子
- 【天天新要闻】【鑫日谈】偿二代新规促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
- 环球今亮点!一般核酸检测记录多久出
- 每日速看!新闻:美国或将取消对华加征关税?
- 热点在线丨住建部联手国开行 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
- 世界今头条!黑茶都有哪些品种名称
- 热点在线丨当好村民的“健康管家”
- 每日热点:路边的芒果你不要摘!柳州男子为此动弹不得,医生...
- 天天讯息:北京7月5日新增5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
- 全球快报:安徽昨日新增确诊病例81例,无症状感染者141例
- 世界快看:医保“两病”门诊用药起付线取消 患者用药负担减轻
- 天天微头条丨夏天喝什么水最解暑?
- 发改委研究启动投放中央猪肉储备 维护正常市场秩序
- 三季度商业银行或保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 不良贷款率继续下行
- 上半年国家铁路货物发送量保持高位运行 多项指标刷新历史纪录
- 甘肃举行下半年重大项目开工活动 涉及科技创新等领域
- 《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施行 强化重点产品和关键环节要求
- 二季度GDP有望实现正增长 当务之急要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 实体商业加速升级 不断创造丰富多元的高品质消费场景
- 日均购物金额达1.24亿元 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呈爆发式增长
- 2022年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开幕 助力中非进出口贸易增长
- RCEP成员国“朋友圈”不断扩大 给进出口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实惠
- 多家银行暂停智能投顾等服务 消费者理财应依据风险偏好进行
- 网络主播行为规范明确从业行为 推进网络视听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 北京门头沟区发布“5+1”专项行动计划 提升企业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