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赌汇率,不可取
□本报实习记者 许予朋
外贸企业在支付结算等过程中常与汇率“打交道”。对业务类型不同的进出口企业而言,汇率涨跌有时会对企业造成汇兑损失,有时会为企业带来汇兑收益。在此过程中,有些企业会采用持币观望、逢高结汇的策略,赌一把汇率走势,以期换得一时的“超额收益”。
然而近两年来,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汇率短期波动变得难以预测。就今年而论,4月中下旬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度快速贬值,但近一周人民币汇率又呈现凌厉反弹趋势。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渐成常态的当下,赌汇率的心态不可取,一时收益换不来长期稳健。与此同时,企业如能合理运用外汇衍生品工具、建立常态化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将从中长期锁定利润,实现财务稳健。
汇率避险是一个“路遥知马力”的过程,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只关注短期汇率波动收益,而要建立更科学、长远的避险策略。比如,对于一些制定了套期保值避险策略的出口企业而言,今年3月、4月人民币贬值使得外币应收款的人民币价值得到提升,人民币计价的营收有所增长;相对地,企业在套期保值衍生工具上产生损失。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人民币双向波动加剧,企业若不采取套期保值措施,汇兑损益波动将对财务费用科目产生较大影响,如果产生较大汇兑损失,则可能影响利润表现甚至主业经营。有了套期保值工具这柄“保护伞”,一方面可以减弱结汇价格波动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控制汇兑损益造成的企业利润波动。此外,在提前锁定结汇收益的情况下,企业还能更好地计算订单成本,有助于推动主营业务有序开展。
实际上,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意识到赌短期汇率波动的不可取,并开始使用科学的汇率避险工具保住企业利润。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曾在近期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4月企业外汇套保规模同比增长48%,“首办户”新增近1万家。有专家指出,与此前“汇率大幅波动时才追加汇率套保”不同,本轮套保比例的抬升发生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下降时期,反映了企业的汇率风险中性意识有实质性提升。
不过,目前对于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缺乏汇率避险意识及专业人才,在做好汇率风险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定困难,既需要政策方面的支持与引导,也需要银行等专业金融机构的支持。
日前,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聚焦“急难愁盼”出台针对性措施,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宣传和培训,帮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完善汇率避险产品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民币跨境结算的便利性;建立“政银企”对接机制,精准服务中小微外经贸企业;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有财政出手帮忙降成本,有金融机构介入提供专业化管理方案,外贸企业更应放眼看长期,聚焦主业、科学管理,避免单边押注汇率升贬值行情造成“因小失大”的悲剧。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去年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68205亿元 社保卡持卡人达13.5亿人
深圳保险机构举行反保险欺诈宣传活动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深圳保险业多举措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起到经济“减震器”作用
排行
最近更新
- 观察:赌汇率,不可取
- 肝不好的症状 肝脏受损的5个症状不能忽视
- 数字人民币金融应用场景“破冰”
- 上火怎么降火 3种降火妙计能平息体内火气
- 青岛银行:董事长郭少泉辞去公司所有职务
- 《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发布互联网、医药、半导体等行业...
- 曹操出行回应“裁员40%”传闻:属正常业务优化
- 字节跳动考虑出售得物股权 潮流社区的年轻人生意好做吗?
- 布油高位运行,95号汽油或迎10元时代
- 健康龙泉行动|龙泉市召开2022年健康龙泉行动工作例会
- 耐克将赠予NikeCraft NFT持有者全新耐克xTom Sachs联名NikeCraft GPS鞋
- 咸阳市医疗保障局七项措施全力落实稳经济大盘工作要求
- 迈阿密国际控股公司与卢卡合作推出加密衍生品
- 麻醉,对大脑会有影响吗?
- 关节寿命只有60年?快停下!这些习惯让膝盖老得更快
- 俄质量监督局计划在中国获得俄有机农产品认证
- 喝苏打水可以防痛风?医生:网红偏方不可靠,需对症下药!
- 病人直接进的手术室,没做超声啊!凭什么收超声钱?
- 贪嘴猛吃两斤杨梅,小伙痛咳不止!医生提醒:这些体质人群要...
- 哈萨克斯坦或将小麦和面粉出口配额延长至9月1日
- 据36万人的调查显示,适度晒太阳可预防痴呆
- 「护航高考」考生突发不适 交警紧急送医
- 2022年前五个月越南咖啡出口额突破20亿美元
- 韩方派代表团对秘鲁水产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 稳步提升!2021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40%
- 谁能让消费者尝到粽子之上的韵味,谁就抓住了粽子的商机
- 促进就业 共商发展‖ 南方医科大学校领导走访高尚集团共商...
- 老区新“言” 乡村发“声” ——安塞区以产业带动乡村全面...
- 在广东家喻户晓:百年糊涂如何演绎高调与内卷“举案齐眉”
- 一年一度!康立明生物发布超17万例前瞻性应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