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强化非信贷资产管理 提升银行经营效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李兴华

非信贷资产是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在业务经营中,强化了对信贷资产的经营管理,努力实现信贷业务收益的最大化。但在非信贷资产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不足和薄弱环节。为此,应切实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管理,提升银行的经营效益。

多方面改善非信贷资产经营

从近些年银行机构非信贷资产管理的情况看,有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一是缺少制度规范。相应的制度规范不够完善,对非信贷资产管理重账务核算,轻过程控制,基本是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非信贷资产的来源和运用,对非信贷资产发生、运营、清收、处置等全过程的规范与控制重视不够。由于缺少制度规范,造成人员思想上的松懈,形成一定的风险隐患。

二是缺乏统一管理。相对于信贷资产而言,非信贷资产的分类更为复杂,非信贷资产划分为现金、银行存款、应收及预付款项等多类,涵盖了除信贷资产及呆账准备之外的所有资产项目。涉及面也更广,涉及内部管理多个部门,而各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沟通与协作,这种多头管理方式,分工不够明确,其结果自然是“管”而不“理”,不利于非信贷资产的保全和效益的发挥。

三是资金运用效益低。长期以来非信贷资产管理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结构失衡,无息资金占用大,生息资产少,资金运用收益低。如有的行过多的库存现金不仅不会产生收益,而且挤占了生息资产,影响资金的综合运用,加大了管理成本。

四是隐性损失增大。非信贷资产风险不像信贷资产那样直观具体,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资产质量的真实性。

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非信贷资产质量,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非信贷资产经营管理。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应高度重视非信贷资产的管理,健全和完善非信贷资产管理制度,在加强非信贷资产账务核算的同时,对其发生、运营、清收、处置的全过程进行规范,修改和充实不完善、不合理的制度和办法,为防范非信贷资产风险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明确管理职能部门。确定非信贷资产管理的专职职能部门,健全和完善有效的内部工作机制,明确其管理职权和责任,对本行非信贷资产质量进行监测评估,规划非信贷资金的运用,承担非信贷资产的保全和增值责任。三是实行动态监测。对非信贷资产定期进行监测和分析,动态监控分类数据,分析资产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准确把握资产的风险状况和预计损失程度,便于及时调整经营,保证资金运用效益。四是完善考核。确定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真实性、账务核算、资产质量、资产收益、非信贷不良资产等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切实提高非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五是进行科学分类。借鉴现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模式,按风险程度将非信贷资产划分不同等级,并根据风险状况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银行整体资产质量和效益。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山东省安丘市支行)

关键词: 中国创投网 银行保险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