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鑫日谈】破除“通缩焦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记者 杜亮 许予朋

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公布了一季度经济数据。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保持温和上涨态势。这一数据可以部分打消市场人士关于中国经济“陷入通缩”的忧虑。此前,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CPI同比上涨0.7%;2月CPI同比上涨1%。同比两连降,市场上出现了关于“通缩”的担忧。

疫情肆虐的2022年,我国全年CPI同比上涨2.0%,依然是温和通胀的态势;而到了2023年,在中国经济航船刚刚走出3年疫情羁绊、正欲奋楫前行的时候,突然传出“通缩”的说法,引发一些忧虑。

我们不妨冷静分析一下。首先,3月份0.7%、2月份1%的CPI增幅虽然有点低,但依然处在增长区间。而国际公认通缩的显著标志之一是物价连续3个月下跌。CPI后续将如何演进,继续走高还是走低,还需要观察。

其次,遍查历年统计局数据,月度CPI数据基本都处在波动之中。从2022年数据看,1、2月CPI同比增长都是0.9%,但其他月份均高于1%,导致全年CPI增长2.0%。所以,对于单月CPI数字低于1%不必过分担心。

最后,就导致通缩的直接原因——货币供应量减少而言,当前并不存在。人民银行4月份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3月M2同比增速较2021年底上升3.7个百分点,达到12.7%;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较2021年底上升0.2个百分点,达到11.8%;前3个月社融累计同比多增2.47万亿元,超过2020年同期水平。增幅均维持在历史高位。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筑底回升的关键阶段,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正在重振雄风,尤其是占GDP半壁江山的消费表现出超预期的强大活力。从疫情中逐渐走出来,当前正是企业和居民信心倍增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消极。

一些国际和国内经济学者认同,复苏将是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1月预计,中国全年CPI将稳定在3%左右。这个预期目标仍在温和通胀的范围,既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又不至于使经济过热,与政府预期目标也是吻合的。

“总的来看,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货紧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对此坚定表示。这也是对中国经济“通缩论”的最好回应。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