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银保论坛】大食物观下,农业保险要守正创新

树立大食物观,不仅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汪振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三农”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树立大食物观,不仅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为农业保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食物观的“大”

大食物观,是相对传统“粮食观”而言的。与以往人们的饮食以面粉、大米等主食为主不同,大食物观强调要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从2015年起,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多个中央重要政治场合,大食物观都被反复提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树立大食物观,进一步折射出“三农”工作走向及其重要意义。

首先,大食物观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安全,实际上是食物安全。面对当前全球粮食供应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大食物观立足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确保大宗粮食作物安全供给基础上,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推动传统粮食安全向食物安全转变。

其次,大食物观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大食物观在牢牢端稳饭碗基础上,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

最后,大食物观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食物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当前人们正在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大食物观在保障口粮的基础上,多渠道开发食物资源,让食物品类更趋丰富、结构更加优化、品质更有保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农业保险要因时而变

农业保险因农而生、向农而兴。树立大食物观,要求优化食品供给结构布局,这不仅为农业生产多样化拓展了空间,也为农业保险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农业保险以扩面、增品、提标为重点,通过构建“中央保大宗,地方保特色”的体系,以及实施对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截至目前承保主要农作物达21亿亩,约占全国播种面积的84%,承保农作物品种超过210种,基本覆盖主要粮食作物和糖料、油料、生猪等大宗农产品,以及具有各地特色的水产、家禽、果蔬等,不仅有效保障了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也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保障。

大食物观开启了农业产业新的发展空间,相信不久的将来,来自山林大川、江河湖海的多样食物,将让更多中国人“吃得好”“吃得健康”,稳稳地守护“舌尖上的幸福”。为此,农业保险也需要因时而变、守正创新、乘势而上。

一是强基固本,持续夯实农产品保险保障体系。大食物观的重点是粮食,基础在于各类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农民生产,保险护航”,保障食物供给,必须聚焦粮油糖肉蛋奶鱼果菜茶等生产风险,做好全方位的风险保障,同时要围绕新型设施农业、黑土地和高标准农田,积极开发推广设施农业保险、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和高标准农田保险,为国家粮食安全织密保险“安全网”。

二是助力低碳,持续拓展绿色保险的发展内涵。大食物观要求我们读懂山水林田湖草沙,让更多食品种类形成生态产业,这就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套种复合种植、稻渔共养、林下种养以及低农残、控化肥等绿色农业发展方式。对此,农业保险要紧紧围绕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发相应的绿色保险产品,助力生态循环发展。

三是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农业保险的转型升级。大食物观需要良种良法配套、农业农艺结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农业保险领域的科技创新也不可或缺。要精准承保理赔,必然要用到遥感、无人机、图像分析等技术;要做好防灾减灾,必然要借助“气象+”赋能行动,实现灾前、灾中应急处置,推动保险经营模式的转变;要让“吃得健康”更有保障,必然要通过物联网等溯源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数据和保险数据的互联、可追溯、闭环验证。

面向新征程,大食物观带来了农业保险发展的东风,唯有紧紧围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这一新课题、新机遇,不断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科技应用能力和内涵价值,农业保险才能于变局中开新局,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 农业保险 科技创新 粮食安全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