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播资讯】记者观察:“技术流”破解信息不对称


【资料图】

□本报记者 于晗

针对中小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贷投批量联动模式发挥政府、投资机构和银行的联动作用,解决了银行无法精准获客的难题,还通过设立风险资金池等方式解决了银行的后顾之忧。借多方合力,在增信环节进行了成功探索,成为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高招”。

对于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除增信环节要创新,资信评价模式也要有所优化。在记者采访中,合肥中科智存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君宇就向记者坦言,银行在审材料的时候,都希望知识产权越多越好,但如何对知识产权进行明确定价,银行却缺乏有效的评价能力。

实际上,对于科技企业而言,无形资产高,在股权市场往往具有估值优势,但贷款融资方面却恰恰相反,银行更关注企业的财务流水和固定资产,即使很多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很“稀缺”,银行无法有效评估,也无法给予企业授信。因此,下一步,银行还需要在资信评价模式方面进一步探索。

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银行创新推出“技术流”评价体系,相对于银行传统以企业财务状况为依据的“资金流”评价体系,“技术流”评价体系侧重考察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发明专利密集度、科研团队实力、科技资质、科技创新成果奖项等科技创新能力。该评价体系可以并根据细分指标分值,给予企业“技术流”评级,推动科技创新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化,进一步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

不过,目前类似评价体系的创新在银行业仍然覆盖面有限,且尚未大范围推广。从行业来看,技术性评价还缺乏行业共识性标准,相关机构的创新也有待市场检验。

着眼科技产业的普遍需求和行业痛点,未来,银行业需要进一步深化“技术流”评价体系的应用,优化企业资信评价模型。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开发技术流客户线上审批模型,进一步提升服务效率,让更多科创企业将技术“软实力”变成融资“硬通货”,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关键词: 知识产权 科技创新 记者观察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