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卖粮人】老柏:再种个几十年,才叫舒坦

端午过后,天气晴好,锦西粮库开磅收粮。家住本地光明庄的柏文付拉来一车麦子,成为今年第一个卖粮人。

当天早上7点钟不到,柏文付就开着小卡车,载着20多个鼓鼓的粮袋,同行的是他的妻子。柏文付不清楚粮库具体上班时间,只知道自家麦子这两天收回来了、晒干了,就可以卖到粮库了。柏文付说,麦子一天不送粮库,心口都吊着:这天说下雨就下雨,万一转潮,就要再等太阳曝晒,麻烦不说,麦子品质还可能大打折扣。

今年老天架事,芒种季节天天大晴天,小麦在田里就被烤得差不多干了,收割机一收,拉回家再赶一两个太阳,直接就拉到粮库来了。

站着干等,老柏一点也不急。他说,自己曾经在这里等过一夜,为了卖粮。那是30多年前,卖粮的队伍一直排到粮库外,排到锦西桥以西,排到大街上。那时,除了岸上,粮库南面的河边上也停着大大小小的船,码头上不分昼夜,人头攒动,浩浩荡荡的运粮人担着粮食,打着号子,踩着跳板,爬着台阶。那时,老柏夫妇正年轻,见证了那红火的日子,如今回想起来,那日子是热闹的,也是苦涩的。

社会进步,农民家家有车;交通方便,农村水泥路、柏油路四通八达。老柏感恩这巨大的变化:“现在种个田、卖个粮,多舒服啊!”他说,再种个几十年,才叫舒坦!

粮库陆续有人进来,都是卖粮人,或开着小货车,或骑着电动三轮车,一水的“机械化部队”。农民还是过去的农民,相互之间基本都熟悉,卖粮季节偶尔碰到一两回。他们互相交流的,无非是身体如何,现在种几亩田,孩子怎么样。老柏说,他们种了五亩地,就夫妻二人忙,晚辈连自家田在哪里都不知道。他们的地没有出租给种粮大户,一来不觉得种田苦,播种、收割都用机器;二来家里养了鸡鸭鹅,今年收的麦子,除了这一车卖的,还有几百斤放在家里。谈起年老的话题,老柏说:“我老婆58岁,我64岁,才狗大的年纪!家里还有个小作坊。”

有一位老大爷用电瓶车装着两只口袋,也来卖粮。老柏和他闲聊,得知大爷今年78岁,种了点家前屋后的地。“种的玩玩,儿子孙子都反对,种一年算一年,年轻人又不种,总不能眼睁睁看着长荒草!”老大爷好像有点愤愤不平。也许,老一代农民对土地的感情,年轻人不能理解,是所谓的代沟。

7点半钟,粮库工作人员准时上班。检验员打开办公室门,拿出一只小筛箩,一把取样签。那是一把不锈钢签子,长长的,一头尖尖的,肚子有半个凹槽。签子从蛇皮袋戳进去,再抽出来,倒下少量麦子。又连续戳了五六个蛇皮袋。老柏说,从前卖粮,每一只粮袋都要被打开细细检查,防止里面有“猫腻”。生活在进步,人的素质也在提高,没人再在粮食上弄虚作假;粮库工作人员对农民也有了基本的信任,取样都是随机,这儿戳一下,那儿戳一下。

检验员把样品倒入一台小小仪器,马上有了数据:水分12.4,杂质1.1,出糙率27.3,呕毒素411,色泽正常。这些数据被写在一张单据上,估价也写在单据上:每斤1.47元。老柏很满意,因为比去年涨了3毛多。

粮库检验员都有一种特殊技能:麦子用嘴一咬,就知道是否干燥、麦子品质如何,就能给出一个估价。满眼都是乡里乡亲的,知道农民种田不易,希望他们的粮食能卖个好价钱,但当情与理的天平可能会倾斜的时候,他们还是选择用冰冷的仪器来测,像中医号脉变成机器体检一样。也许这样做,更能让农民信服,心甘情愿在给出的价格后面签字确认,顺利完成一桩公平买卖。

接过检验员开出的单子,老柏转到称重窗口,递过去。回头开车,让小卡车在地磅上缓慢走过,这就算称出毛重了。再取出单子,直接开车去粮库。

粮库外,一台输送机虚位以待,高的一头伸进粮库窗口,低的一头斜斜落地。老柏将车停靠在低的一头,像船靠码头似的。放下车子一侧的挡板,站上去。妻子随即爬上车帮忙。夫妻俩合作默契,将麦子倒入输送机漏斗。麦子一沾上传送带,立即欢快地跑起来,跑进粮仓。粮仓里,不一会儿就堆成一座麦子山。

小部分麦子落到地上,立即有人过来用大锹铲起来,扔进传送带。老柏认识这个人,姓徐。收粮季节,老徐照例泡一缸浓茶,放一张凳子在西山墙下,坐在那里等候。有人送粮,他就上去帮忙,多数时候是帮助稳住车子,搬搬袋子。大部分农民都是一个人过来卖粮,像老柏这样夫妻双方过来的,不多。老徐在粮库几十年了,对所有卖粮的人,几乎都眼熟。一年又一年,老徐看着这些熟悉的人在变老,又看着他们不服老,依然在土地上刨着,为自己,也为子孙后代。

老徐的工作是负责输送机。他的真正身份,是机械维修工,常年负责粮库内各种运输机械的安装、保养与维修。上世纪80年代,锦西粮库开始使用输送机,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也让卖粮的农民省了许多事。粮库每年都添置输送机,如今大大小小一共12台。这12台输送机,在粮食收购的季节都是满负荷运转,老徐就在旁边看着它们,哪一台“罢工”,他都不会放过。卖粮季节,老徐成了粮库半个义工。“闲着也难受,老牛扣在桩上也是老。”老徐很开朗,见到每一个人都笑嘻嘻的。

老徐今年70岁,脸颊上有健康的红。他是看着锦西粮库一天天在变化的老人:见过肩挑粮食进仓库,粮堆高了,再爬跳板;见过粮库24小时收粮,工人轮班运送粮食进仓。那时候的粮库工人多,粮库码头边上,工人住在简陋的家属楼里。如今,那里早已人去楼空,破烂不堪,杂树疯长。从前需要几十个工人做的事,如今老徐一个人就能完成。

半小时左右,老柏夫妇卸粮结束,回头,空车从地磅上走一下,到窗口,粮食重量就出来了:2010斤。老柏拿着单子回家,过一天来结账,钱直接打到他的银行卡上。

老柏夫妇离开粮库的时候,一辆大卡车还在卸粮。那是一位专职运粮司机开的大卡车,毛重69吨,麦子来自宜陵的种粮大户。卡车肚子下有几个漏斗,一打开,麦子漏下来,顺着淌槽进入输送机。卡车司机戴着口罩,穿着防晒服,站在阴凉处,随时留意淌槽是否出麦子,一旦不出了,就更换一个出口。与老柏夫妇比起来,这种专业运粮车更节省人力。

关键词: 锦西粮库 童装批发网 童装经销商 巴拉巴拉男孩女孩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