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九成六险企风险综合评级达标_新消息

□本报记者 房文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45家险企(59家人身险公司、75家财产险公司、11家再保险公司)披露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的险企分别有66家、75家。上半年,在已披露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的137家险企中,偿付能力达标的有132家,评级为AAA的有14家;不达标的有5家,与上季度持平。

两项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分化

根据偿二代新规,2025年二季度,66家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占比不足50%;75家险企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占比过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的66家险企中,人身险公司33家、财产险公司31家、再保险公司2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上升的75家险企中,人身险公司42家、财产险公司30家、再保险公司3家。

中华保险研究所首席保险研究员邱剑认为,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分化,本质上源于两者对资本“质量”和“期限”的认定标准不同,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仅计入核心资本(高流动性、高损失吸收能力的一级资本),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则额外纳入附属资本(次级债、混合资本工具等二级资本)。核心资本(如股东权益、盈余公积)稳定性高,但增长缓慢;附属资本(如次级债、可转债)可通过市场化手段快速补充。同时与险种结构也有关,比如储蓄型产品(如年金险)对核心资本消耗更大,需计提较高准备金;保障型产品(如定期寿险)对核心资本消耗则较少。

长期利率中枢下行大趋势下,保险机构应如何缓解偿付能力压力?邱剑认为,多管齐下补充资本仍是当务之急,一般来说资本金补充渠道有四种:发债、增资扩股、上市和利润转增(包括资本公积转增)。但是偿付能力的关键在于净资产,净资产(归属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包括注册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随着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的偿付能力也会相应提升,如果偿付能力提升速度快于最低资本要求的提升速度,偿付能力充足率就会上升。

5家险企未达标

按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保险公司须同时符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三项指标。

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显示,“风险小”的A类有43家;“风险较小”的B类有89家;“风险较大”的C类有5家,与上季度持平;“风险严重”的D类尚无。

C类险企中,有1家人身险公司,为华汇人寿;有4家财产险公司,为华安财险、安华农险、新疆前海联合财险、亚太财险。这5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存在问题,声誉风险、操作风险等领域存在一定风险。

目前,不达标的险企正积极采取增资扩股、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等手段提升偿付能力。

华汇人寿表示,针对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公司采取四项应对措施:一是持续分析、检视当前风险状况和管理情况、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及原因、可能面临的监管措施;二是控制存量风险,持续梳理、有效改进暂未关闭的风险点,预防监测增量风险;三是持续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修订风险管理制度及流程,完善偿付能力风险管控手段;四是结合偿付能力监测管理系统,持续分析和监控重点指标。

华安财险表示,将继续围绕“四新三理”和“三个导向”提升风控服务能力,积极推动公司全系统提质增效。2025年,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已提升至150%以上,随着经营持续改善,相关风险因素将逐步化解。

亚太财险表示,公司回溯分析波动异常的指标,明确成因并进行完善,在不断夯实经营基础、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力争改善各项指标。

新疆前海联合财险表示,将密切关注偿付能力充足率变动趋势,定期预测偿付能力充足率情况,陆续采取多项措施,以确保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

关键词: 中国创投网 银行保险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