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内蒙古乌梁素海生态蝶变之路

□侯一讷 本报记者 赵修彬


(相关资料图)

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乌梁素海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承载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而金融的力量,则如同汩汩活水,奏响了生态与发展的和谐乐章。

乌梁素海芦苇生长区广袤无垠,面积达20余万亩,每年产出约6万吨芦苇。然而,曾经这些芦苇在腐化后成为湖区污染的源头。如今,内蒙古积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了破解难题的“魔术师”。

企业以芦苇为原料制造芦花板,年产刨花板10万立方米,预计可消耗15万吨芦苇。2024年,4.6万吨芦苇在这里完成“蜕变”,2025年更计划处理5.5万吨,让原本的“生态负担”变身“绿色宝藏”。

在资源转化的背后,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内蒙古农商银行乌拉特前旗支行从企业试运行起便全力护航,发放95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面对资金回笼压力,又追加贷款至1900万元。如今,“芦花”牌无醛芦芯板畅销新疆、辽宁、山东等地,让乌梁素海的芦苇走向全国,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向奔赴。“以前大片芦苇不仅影响湖区环境,还没什么实际用处。现在把芦苇变成芦花板,不仅解决了污染问题,还让芦苇有了价值。”内蒙古积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春光说。

随着乌梁素海生态治理的深入推进,违规养殖被禁,渔民们面临生计转型的困境。乌梁素海因地制宜,利用丰富的芦苇资源,开辟出“芦耳”种植的新赛道。

“渔民转型是关乎他们生计的大事,也是乌梁素海生态保护的重要一环。我们深入田间考察,和企业、渔民座谈,推出‘银行+企业+农户’模式,就是想通过金融手段,帮助渔民解决转型中的资金问题。现在看到渔民们通过种芦耳过上了好日子,芦耳也成了特色品牌,我们也与有荣焉。”内蒙古农商银行乌拉特前旗支行行长陶发勇表示。

在乌梁素海南岸36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蒙古禾兴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正以创新模式书写农业发展新篇章。按照“企业+基地+科研院校+社会化服务”模式,该公司引入北斗导航无人农机播种、智慧灌溉、无人机植保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分区域种植辣椒、玉米和葫芦等试验品种,实现田间科学精准种植管理。

在农业生产的关键阶段,内蒙古农商银行乌拉特前旗支行为企业提供的贷款余额达3825万元。“我们一直想在农业上做出点新花样,科技就是我们的突破口。多亏了银行在关键时刻对公司的信贷支持,引入现代化技术,不仅节省了人力,种植管理也更科学了。”禾兴农牧业公司基地负责人白恩泽说。

内蒙古农商银行乌拉特前旗支行深知,普惠金融是服务地方发展的关键。在基础服务上,为居民办理社保卡、开展养老资格认证,推广手机银行等新兴渠道,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针对乌梁素海天星旅游公司零钱使用需求,还提供定制化“零钱包”服务,累计服务金额5.7万元,为文旅产业添砖加瓦。

乌梁素海四季皆景,春夏碧波映蓝天,冬日冰雪乐趣多,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内蒙古农商银行乌拉特前旗支行紧跟文旅数字化趋势,打造“智慧景区”。自2022年智慧票务系统上线,已接待超30万人次游客,实现收入2200余万元。

从芦苇资源化利用到渔民转型,从普惠金融服务到智慧文旅发展,内蒙古农商银行乌拉特前旗支行以金融之力,在乌梁素海绘就了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

关键词: 中国创投网 银行保险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