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提升农村现金服务水平


(资料图)

□彭远汉 周海平

在移动支付迅猛发展、支付方式日益多元的趋势下,公众使用现金需求日渐减少却又必然长期存在。尤其是农村地区老年人智能化终端应用程度普遍较低,迫切需要提升县域及农村地区现金服务水平,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时代。2020年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6亿人,其中60岁到69岁的低龄老人占老年人口55.83%。“十三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增加1300多万人,但是在“十四五”期间,根据专家预测,我国的老年人将增加5700多万,总数将超过3亿。现金作为国家信用,具有无限法偿性,是使用门槛最低的支付手段,必然在数字化浪潮中长期存在。广大农村对现金服务需求并未下降。鉴于此,各级金融经营机构应以便民、惠民、利民为宗旨,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己任,广开农村现金服务渠道,改进农村现金服务质量,有效提升农村现金流通效率。

一是要思想认识再提高。金融经营机构一方面要想农村所想,急农村所急,积极树立“现金是预防技术失灵最重要、最有效的应急工具”的意识,强化法治观念、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诚信经营、尊重公众支付选择权,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共同打造现金和谐流通环境。另一方面,要针对当前小面额现金兑换不便、部分商户拒收现金等问题,加大宣传、整治和考核力度,以现金存取更便利、服务更易得、环境更和谐、整洁度再提升为目标,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要求商业银行机构进村入户,上门服务,营造良好的现金使用环境。

二是要体系建设再健全。一方面,金融经营机构要坚持市场导向,进一步提升现金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现金服务涉及千家万户,构建良好的现金服务体系,需要金融机构、农村地区现金服务点,以及个体商户、商场、超市等市场主体广泛参与,将其打造成人民银行人民币流通政策、信息的发布点,以及农民群众现金服务需求、意见的收集点。另一方面,应坚持市场化原则,在压实金融经营机构责任的基础上,探索构建公平合理的成本分担和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农村现金服务体系建设,夯实市场基础,增强农村现金服务体系可持续性,形成农村现金服务合力。

三是要科技赋能再提升。金融经营机构一方面要运用大数据、智能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银行乡镇网点现金收支两条线工作的监督检查,把全额清分落实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科学掌握市场主体和群众现金服务体验、现金需求特点及变化规律,实现农村现金服务供给和需求在更高层次的平衡对接,进一步提升农村现金服务体系运行效率。另一方面要继续优化农村现金服务信息平台,研发推广新的工具、系统和平台,整合各类数据信息,动态掌握数据变化,通过抽调监控录像、检查清分台账以及清分机具参数设置,为农村现金服务需求和识别假币提供依据,持续提升农村现金服务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四是要“绿色通道”再完善。金融经营机构应重点关注和保障老年人享受金融服务的权益,充分利用银行网点“阵地”和农村现金服务点“前沿”优势,积极推动适老化改造进程,开辟农村现金服务“绿色通道”,督促银行机构优化网点业务流程,提升农村现金服务质量。同时,还应积极拓展县域涉农金融机构现金服务的广度和深度,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对象、不同主体,科学制订和实施针对性、差异化解决方案,集中精力解决乡村边远地区等的现金服务短板问题,实现农村现金服务全方位、全覆盖,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用现需求。

(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钱币学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