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长短兼顾扩内需


(资料图片)

□娄飞鹏

12月15日-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也在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面对内外部经济形势变化,我国主动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我国人口总数全球第一,经过多年发展,在市场需求、产业体系、人力资源、软硬基础设施等方面形成了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同时,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自给率较高。

就2023年的情况而言,着力扩大内需的意义更为明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压力,经济恢复的基础不牢固,需要突出做好稳增长工作。然而,2022年美欧国家为应对40年来的高通货膨胀,纷纷采取快速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利于经济增长。世界银行、IMF等都下调了对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市场预计部分国家经济有可能进入衰退。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总体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下降,且目前已经有所显现。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金额累计同比增速在2022年总体明显下降,单月同比增速10月份出现两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且11月份延续负增长态势。2023年出口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在外需下降的情况下,实现稳增长更需要从内需方面多发力。

就具体扩大内需的领域来看,需要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积极发力。从消费方面看,近年来以支出法核算的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较大,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在这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整体占比较低,需要增加居民消费。疫情冲击下居民收入受到影响,预防性储蓄增加而消费行为更加谨慎,需要通过做好稳就业工作,增加居民收入以推动居民消费。在扩大消费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居民日常消费升级需求,还要关注居民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和结构优化趋势引导扩大消费。房地产作为居民消费的重要领域,需要通过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增加居民住房消费。

从投资方面看,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还有较大投资空间,投资需求潜力巨大。在扩大投资过程中,首先,需要围绕制造强国建设,加大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化升级和先进制造业扩容;其次,需要围绕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发展新基建投资,加大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投资,稳定基建投资;最后,稳定房地产投资,按照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要求,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从投资主体看,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力量,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有效调动各类主体的积极性。

对于扩大内需问题需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扩大内需并非权宜之计,而是长期战略,既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所决定,又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其次,扩大内需与扩大开放并不矛盾,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相互促进作用。扩大内需的同时仍然要继续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要素,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最后,扩大内需需要消费和投资双向发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牵引相互促进的局面。尤其是需要着眼长期发展趋势,围绕人口老龄化、科技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等领域寻找发力点。

(作者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

关键词: 相互促进 基础设施 基建投资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