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世界聚看点】“银保康”合力 开发养老金融蓝海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记者 王方琪】

9月1日,北京银行、北京人寿、北京康养集团、《中国银行保险报》联合举办了首届北京养老金融创新发展峰会。在圆桌讨论环节,北京人寿执行董事、总经理王修文,北京银行党委委员、监事长曾颖,北京康养集团常务副总经理李洋就“创新探索养老金融及康养生态发展新模式”进行了探讨。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主持了该环节。

找准定位创造价值


(相关资料图)

养老金融是一个大产业,需要大生态,三位嘉宾来自不同类型的机构,因此各自在养老金融产业中定位不同。

圆桌现场

曾颖表示,在养老金融方面,银行具有天然优势。

首先是账户优势。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度,商业银行依托一类账户开设优势,以个人账户为基础,进行个人养老金融业务的归集整合,成为养老金融服务的平台端口。其次是客户优势。截至2022年6月末,北京银行零售客户超2600万户,50岁以上客户占比31%。再次是产品优势。相比而言,银行产品更加稳健,虽然收益相对不高,但可以给老年人提供更安全的服务。最后是网点优势。北京银行在北京地区现有网点240家,实现了北京全域覆盖,每一家网点都是与老年客户互动的独特阵地。

曾颖

王修文认为,保险产品具有支付端和服务端双重优势。

在支付端可以给养老提供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从而有效防范长寿风险。如果说支付端是让客户有钱用,服务端就是让客户拥有更好的体验。此外,保险资金的覆盖是长周期的,和康养的长周期发展比较匹配。北京人寿已经具备了股权投资资格,这为参与养老产业投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北京人寿希望通过康养子公司的建设,更好承接公司康养产业布局,做好与产业上下游的联接,全面推动保险和康养双战略。

王修文

“北京康养集团想在产业链上做文章。通过融资端的支持,在产业端进行产业整合,打造一个覆盖居家、社区全场景,形成全产业链的产业服务集团。”李洋介绍说,北京康养集团的优势是丰富的客户场景资源、完善的产业链布局资源,希望借助金融工具的支持,从产业端往金融端发力来发展产业。在养老金融领域,北京康养集团将协同做好养老金金融配置,合作探索养老服务金融财富管理,积极打造以普惠为特色的养老产业金融,提供更多稳健性、保障性、灵活性、自主选择性的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以产业为本、以金融为器,产融结合,助力产业跨越式发展。

李洋

融合发展满足客户需求

北京银行、北京人寿和北京康养集团利用各自优势,打造综合服务生态,创新养老金融。此外,无论从产品端还是服务端,客户都有不同需求,这从某种方面促进了不同类型机构在养老金融领域的融合发展。

曾颖认为,养老领域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商业银行应该根据客户风险适配能力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需求。除金融产品外,商业银行也要提供多层次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北京银行之前做了一些尝试,如打造适老网点“长者驿站”,做适老化的设施改造。除物理网点外,北京银行还特意为老年人客户群体推出了“尊爱版”手机银行APP,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李洋认为,一切产业回到根本就是供需,养老行业供需之间对接不精准。养老行业产业链很长,覆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些产业有效融合又可以创造新需求。“对于我们这样新成立的企业,要深入挖掘老年群体的需求进行精准对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除了产品创新外,我们还在苦练内功提升自己,在服务、管理、营销、科技等领域综合施策,系统提升。”李洋介绍说,在营销方面,可以跟北京银行、北京人寿共享客户资源。他同时强调,养老行业刚刚起步,远没有到红海阶段,各类型从业者不是竞争者,而是要抱团取暖,一起助力行业发展。在起步阶段就要良币驱逐劣币,把不良风气坚决刹住。

王修文则认为,产品和服务要融合。寿险是低频的金融产品,不能只做到理赔时的雪中送炭,更要做到日常通过服务让客户有一定的获得感。此外,销售和服务要融合。北京人寿在成立之初就开始为老年人提供意外保障和紧急救助服务,可及时帮助客户联系医院和家人,累计已为北京市12个街道、58个社区的老年人提供了服务。“未来客服工作按需所配。”王修文介绍说,目前北京人寿在营销平台、服务平台搭建赋能系统,未来通过模型预测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和产品,从而实现定制化服务产品模式。

周瑾

周瑾最后总结说,产品+服务+产业+科技,才能更好地打造未来养老金融的创新生态,更好地服务国计民生。

关键词: 北京银行 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