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世界讯息:记者观察:中华文化复兴只靠“网红”远远不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实习记者 王梦萦】

8月30日,一则“97年帅小伙拉二胡也太高级了”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视频中,25岁的重庆小伙周子珺五官精致,长发飘飘,自他手中流淌出的乐曲悠扬婉转,动人心弦。他自述从小受家庭影响学习二胡,中途曾有两三年转而自学流行音乐。后来,周子珺重拾二胡,他表示“想把这个乐器做得更年轻一些,做能引起共鸣的曲目”。于是,他将动漫音乐、流行歌曲等引入二胡演奏中,在抖音平台上,一曲《琴师》获赞超150万,让大批年轻人领略到了民族乐器之美。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和深入。而只要有外来文化传播的地方,就必定伴随着文化反弹现象的出现。近年来“国潮文化复兴”方兴未艾,无论是李子柒的全球爆火,还是街头巷尾越来越多人穿上了汉服,抑或是戏曲、相声、民族舞蹈等艺术形式深受年轻人追捧,又或是无数品牌将“国潮风”当成营销噱头,都可以视作我国经济水平和民族尊严大幅提升后的文化反弹现象的一个侧面。

这股国潮风让众多从小生活在欧美电影、日本动漫、韩国明星等舶来文化中的年轻人感受到并深深折服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其文化认同感,唤起其内在的民族骄傲,无疑有着积极意义。尽管当下所谓的“国潮文化”并非原汁原味的中华传统文化,而是融入了现代流行文化、外来文化等元素,经过改良后的呈现,但也无可厚非。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任何文化现象都不可能脱离所处时代的影响而独立存在。

在这股浩浩荡荡的国风大潮之下,大批“网红”弄潮儿应运而生,其中既包括传统文化、艺术、手艺等的传承者,也包括在互联网环境下诞生的诸如古风歌曲填词人、歌手等拥有众多拥趸的网络名人,还包括资本造就的以“国潮”“新中式”为卖点的新消费品牌等等。“国潮生态”看似欣欣向荣,然而,文化复兴只靠“网红”还远远不够。且不说多少消费主义假文化之名,也不论如今不少领域都不幸遭到饭圈文化荼毒,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讨论、思辨一不小心便演变成不同群体、不同立场间的纷争与骂战,彀中人不亦乐乎,局外人却望而生畏,单说“网红”圈子鱼龙混杂,水平良莠不齐,大量低劣、庸俗、莫名其妙甚至低级趣味的内容掺杂其中,不仅拉低了整体水准,长此以往还容易降低大众的欣赏水平,使人们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相去更远。

真正的中华文化复兴绝不是全社会一窝蜂地“赶时髦”,也不是靠一知半解来附庸风雅、彰显优越。抵达传统文化之美的方式从来都很简单:尽情陶醉于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花香鸟鸣,回归自然的怀抱,领会“天人合一”的真谛;读一两句诗、听一首古曲,感受生命的韵律和悸动,结庐人境而远离俗世纷扰;提高自身修养和道德情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菁华,是医治现代人精神困境的一剂良药。而中华文化复兴任重道远,身为炎黄子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 传统文化 远远不够 独立存在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