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全球焦点!【深读】幸福万千“淘海人”

编者按:


(相关资料图)

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市,是重要的海洋产业基地和滨海旅游城市。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成就了威海独特的产业优势。威海银保监分局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主动投身海洋强市主战场,与威海人民一起构建开放的“海洋格局”、繁荣的“海洋经济”、优良的“海洋生态”、丰厚的“海洋文化”,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幸福万千“淘海人”

□记者 姚慧

2021年起,威海市启动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举全市之力,全优打造海洋渔业发展“威海模式”、全力推进海洋生物产业“聚链成群”、全速推动海洋制造业“能级跃迁”、全面增强海洋服务业“催化效应”。威海市金融机构围绕“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五个导向,创新金融产品,为“淘海人”提供优质服务,

“种好苗壮”渔业旺

“以往,鲍鱼幼苗都是入冬前乘船南下过冬。等来年开春,再由南方地区运回来越夏。一去一回,10万斤鲍鱼就增加30万元运输成本。”在山东荣成寻山集团的育苗车间,集团财务总监张福仁指着满池子的鲍鱼苗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一个车间大约能育苗300万粒,鲍鱼的育苗时间是从5月到11月,随后转移至海上进行养殖。”

张福仁说:“为了破解鲍鱼‘南北轮养’成本高的难题,掌握鲍鱼全周期养殖主动权,寻山集团与大连水产研究所合作,尝试在北方海域四季养殖鲍鱼。经过数千次试验,最终成功孕育出具有耐低温、成活率达到80%的鲍鱼新品种‘寻山1号’,并在2021年通过了国家认证。”一时间,荣成市成为全国鲍鱼养殖户眼中的“育苗厂”,“寻山鲍”成为海产品养殖业的一块金字招牌,寻山集团更成为鲍鱼产业链的“链主”企业。

荣成农商银行负责人介绍,不只“寻山鲍”名声在外,荣成海产品还有多个“全国前列”,比如牡蛎产量全国第一,海带产量全国第一,海参产量全国第二,鲍鱼产量全国第二,这一切都源于荣成市适时启动的种业“倍增计划”。目前,该市建设有2个国家级遗传育种中心、5个现代化种业园区,聚集起126家专业化育苗企业,年优质苗种供应能力由2018年的340亿单位提高到550亿单位,养殖良种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以寻山集团经营的爱伦湾海洋牧场为例,在拥有使用权的10万亩海区内,该海洋牧场初步构建起了绿色集约型水产养殖产业链:海带、裙带等藻类养殖,年产量可达3万吨;海参、鲍鱼等海珍品种的繁育养殖,年育苗能力4亿粒,年产量达7500吨;大菱鲆、牙鲆等名贵海水鱼种的繁育,各类鱼苗300万尾,年销售商品鱼500多吨。水产养殖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产生的生态效益也十分可观。荣成农商银行依托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计算牧场养殖海区的碳减排总价,综合其他担保方式,对海伦湾海洋牧场发放海洋碳汇贷2000万元,成为全国首例以海产品养殖减碳量远期收益权为质押的绿色贷款。

在乳山市小青岛村,记者看到远处海面上一排排浮球随波漂荡,浮球下,是村民们用挂笼养殖的牡蛎。得益于独特的海域条件和气候环境,乳山牡蛎个体大、肥度高、肉质好、味道鲜,深受市场欢迎。目前,乳山牡蛎养殖面积超过7万亩,是全国闻名的牡蛎之乡。

为加大对牡蛎养殖的支持力度,邮储银行乳山市支行建立了完整、详细的牡蛎区域网格化地图。根据乳山市小青岛村地理、交通及产业特点,该行专门推出了一种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品种——信用村贷款,本村户口居民、租赁本村土地且村委会推荐的外来人口都可申请该贷款,最高额度20万元,利率也较普通信用贷款低,受到村民欢迎。

得益于信用村贷款,村民辛滨滨的牡蛎养殖规模从10000笼增加到12500笼。辛滨滨告诉记者,牡蛎一般都是每年的5、6月份和9月份各放一次苗。5、6月份放的苗一般在年底收获,9月份放的苗一般是来年的3月份收获。他承包了300多亩海域,一亩两季的牡蛎产量在1万斤。“我用银行的资金主要是购买牡蛎苗,每年的3月份左右集中用款,手机上操作就能到账。我们小青岛村现有居民70多户,其中30多户养殖牡蛎,贷款总额400万元。在信贷资金的撬动下,我们村牡蛎养殖规模增加了10%,户均年收益提高8万元。”辛滨滨说。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末,邮储银行威海市分行已累计投放各类涉农贷款余额52.14亿元,其中为498个海水养殖户提供资金支持,累计投放达4.01亿元。

威海荣成海域水深流急,海水肥沃,非常适合藻类生长,威海海源宝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鹏吉介绍,公司承包近3000亩海域,养殖的都是藻类包括裙带菜、龙须菜、海带等,年产值4000万元左右,出口占销售份额的50%,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和美国。

随着生产经营的发展壮大,该公司自有资金不能满足需要,但受限于土地、房产等传统抵押物的缺乏,银行融资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中国银行威海分行了解情况后,登门与企业对接,最终敲定以企业拥有的2900余亩海域使用权作为抵押物。很快,公司获得了中国银行800万元授信资金支持,企业的“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王鹏吉说:“我们用银行的钱主要购买先进设备,另外还要不断改善藻类产品的种质,提高养殖质量和产量。”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银行威海分行已续做海域使用权抵押授信项目8户,授信金额合计8000万元。同时,该行依托区位优势和涉海企业众多的特点,积极推广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船舶抵押融资等产品,融资余额达30多亿元。

保险项目对藻类产业的支持也有独到之处。人保财险威海分公司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荣成市政策性藻类养殖风力指数保险已完成以奖代补方案,财政给予每亩40%的财政补贴,实现了藻类养殖风力指数保险由商业性到政策性业务的模式升级。2014年到2022年,该分公司累计承担藻类风险总额12.47亿元,其中今年上半年为荣成市33.22万亩养殖藻类提供了2亿元的保险保障。

保险力挺“智能造”

高端客滚船、1800箱集装箱船在手订单数量超过往年;充气艇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机器人1500米深海铺缆设备成功入海测试……记者在威海采访,有关船舶与海工装备业的好消息时有耳闻。的确,作为威海的传统优势产业,威海的船舶与海工装备业正扬帆远航,朝着具有山东特色、国际视野的制造基地大步迈进。“凤凰涅槃”的嬗变中,保险业发挥的无可替代作用被这里的人们津津乐道。

“今年订单之所以增加如此迅速,除了技术上的优势,还因为人保财险为我们办理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位于荣成市石岛的黄海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海造船”)负责人宋金翔说。

走近黄海造船的泊位,记者看到多艘建造中的大型船舶,有集装箱船、南极磷虾捕捞船、豪华游轮、远洋渔船等。“该公司目前在手的订单有50艘,合同金额5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以上,生产计划已排至2024年。”人保财险威海市分公司高级主管兼商业团体保险部负责人余虹告诉记者。

有了保险支持,黄海造船产品销路越来越好,也赢得了越来越多海外客户的认可。“现在我们推销产品时,都会出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公示信息,让客户放心。”宋金翔说:“首台(套)保险为产品增信,产品既叫好更叫座,公司走高端制造、创新发展道路的信心更足了。”

和黄海造船一样,威海招商金陵船舶有限公司也尝到了保险项目的甜头。该公司与人保财险在船舶建造保险、船舶首台(套)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2020年起连续两年成功申报省级船舶首台(套)保险项目,对该公司客(货)滚装船连续斩获国际订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威海银保监分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定制化综合保险产品,享受财政80%的保费补贴,对被保险人制造销售的装备可能引发的保险责任能进行经济赔偿,还能每年免费提供安全检测服务,逐步替换销售质保金,凡此种种,均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有利于威海造船业在逆势中强力复苏。

创造海洋发展新机遇

□王春楠

山东省威海市三面环海,海岸线长978公里,管辖海域11449平方公里,主要海湾27个,大小海岛185个,海洋生物779种,海洋是威海最大的优势。近年来,威海市坚持科学用海,创新海洋资源高效利用。

培育新兴产业。争取中央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资金3亿元,聚焦海洋生物产业、海洋高端装备产业,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产业孵化集聚项目30个,海洋生物多肽提取、贝类骨科新材料、水下自主航行器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乳山明阳高端海洋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云洲科技中大型无人船艇制造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增超过13%。

产业强海,创新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渔业捕捞向远洋进军,渔船由15114艘压减到10842艘,其中近海捕捞渔船压减到4325艘。实施远洋渔业“百亿工程”,全国最大的远洋渔业辅助运输船建成投产,单船投资5亿多元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开工建造。三年来,威海市新增远洋渔船89艘,实际经营远洋渔船达到489艘,占全国的17.5%。远洋渔业年产量45.7万吨,回运率达到80%,获批建设北方唯一的沙窝岛国家远洋渔业基地。2021年海洋生产总值12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5%。其中,年产水产品307.1万吨,居全国地级市首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超过1吨。

海水养殖向绿色高效跨越。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水产养殖绿色发展实施方案》,优质苗种供应能力由2018年的340亿单位提高到510亿单位,增长50%;养殖良种覆盖率提高到70%以上,全国领先。三年来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0处(新增数量全国最多),总数达到15处,海洋牧场突破 120 万亩。先后获得中国海洋食品名城、中国海参之都、中国海带之都、中国牡蛎之乡、中国海鲜之都等称号。

海洋经济向多元拓展。重点构建海带、海参、鲍鱼、牡蛎、鱿鱼、金枪鱼、低值鱼等7个优势品类全产业链,聚集海产品加工企业983家,年加工量363万吨,占全省54%、全国16%,成为全国最大的海产品精深加工物流基地。修造船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中航威海船厂与招商局集团成功实现战略重组,抢占高端船舶国际市场。黄海造船持续扩大客滚船、重吊船建造优势,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的70%和80%。船舶维修业吸引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型船舶靠泊维修,呈现强劲发展势头。设立碳纤维、石墨烯产业园区,重点扶持拓展纤维等骨干企业发展,加快海洋新材料在海洋工程建筑、风力涡轮发电机、深海探测装备等领域应用。依托千公里海岸线,打造了中国第一条标准化自驾旅游公路,第一条全域旅游示范路,第一条全要素集聚融合发展示范公路,总长度1001公里,覆盖全市90%以上的旅游资源。A级景区总数达到45处,其中,5A级2家,4A级12家。

海洋金融发展迅速,市政府与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蓝海银行等海洋特色银行业务发展迅速,率先推出海洋碳汇贷、海水养殖风灾指数险、气温指数险等新产品。在山东省率先设立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威高骨科成功在科创板上市。

(作者单位:威海市海洋发展局)

【专家观点】是信任,更是责任

□王广军

2021年11月,威海市印发《海洋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用3年时间,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36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过37%,成为全国“精致海洋”城市样板。

行动计划要求拓展海洋金融保险业。推动开展海域、船舶、涉海企业股权、知识产权、涉海金融资产权益等交易服务。创新海洋特色金融发展机制,支持设立引进一批专业化、特色化海洋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开发各类涉海金融产品。拓展海洋保险服务市场,鼓励发展渔业商业保险,开展海参、海带等大宗优势品种养殖保险,提高渔业风险保障能力。

行动计划对金融机构的任务要求,充满了信任,更压实了责任。近两年来,威海银保监分局积极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发挥“要素跟着需求走”的主观能动性,按照行动计划的工作部署,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为加快海洋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开拓海洋高质量发展新路径贡献金融力量。

加大海洋渔业服务力度。立足荣成海洋资源优势,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围绕远洋渔业、海洋牧场、海上综合平台、冷冻调理、水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园等全链条,提供全方面金融服务。目前,全市金融支持海洋牧场贷款余额29.04亿元,较年初增加2.32亿元。依托荣成市国际海洋商品交易中心平台的评估、实时监管、出具仓单或存货凭证等服务功能,以海商中心的海产品仓单质押融资为抓手,创新推出“未来货权+仓单质押”的供应链金融新模式,目前已累计为50多家中小企业发放海产品融资约6亿元。

拓展海洋产业抵质押方式。针对海产品养殖等特色产业集群,创新“鱿鱼贷”、“海参贷”等金融产品;海草床、藻类、贝类等蓝碳资源为探索蓝碳金融提供了基础,荣成农商行发放了全省首笔以海带等海产品养殖每年产生的减碳量远期收益权作为质押的“海洋碳汇贷”;人寿财险威海中支与荣成楮岛水产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成功落地国内首款商业性“海草床碳汇指数保险”,破解了海水养殖风险保障机制缺失难题。

发挥保险增信作用。开展银保合作,发挥保险风险保障作用,缓解涉农群体缺管抵押物难题。荣成农商行发放“奶牛质押贷”,以活体奶牛为抵押物,联合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为荣成市纯家乳业发放贷款300万元。改变以往渔船抵押贷款的弊端,推出“农业保险保单贷”,以所投保渔船保单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解决海水捕捞户的资金难题,目前已发放500万元。

落实保险保障。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提高了牡蛎、西洋参、蓝莓、生姜、茶叶等险种的覆盖面和保障程度。今年以来,辖区保险机构先后创新开办森林碳汇遥感指数保险、渔业碳汇指数保险等多个险种,在服务海洋经济、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方面取得新突破。截至二季度末,辖区保险业实现农(渔)险保费收入6218.43万元,同比增长40.04%,赔款支出2710.3万元,受益农(渔)户1.2万户次,累计为20.2万户农(渔)户提供风险保障金额18.64亿元。

(作者系威海银保监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记者手记:海洋金融服务任重道远

□记者 姚慧

2021年底,荣成海域发生了赤潮,海水营养盐缺乏、海水透明度偏高、海水盐度偏低,致使沿海养殖的海带大面积停滞生长、白化甚至溃烂,受灾面积很大。当记者向有关人士问及有无保险赔付时,该人士无奈地说:“没听说有海带养殖保险,损失只能企业自己承担。”听闻此事记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威海市向海而生、因海而兴。威海人从靠海吃海、资源衰退,到如今的科学用海、科技兴海、产业强海、生态护海、开放活海,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观念碰撞和实践磨砺。威海银行保险机构与驻地干部群众共同置身于海洋强市建设,许多创新服务为“淘海人”所感念。比如建设银行威海分行针对乳山市牡蛎产业链打造“数字牡蛎金融服务平台”,开发“裕农快贷——牡蛎通”产品,依托该平台数据进行精准授信,平台6月份开通当天,通过平台与62户牡蛎养殖户达成金融服务合作意向,新增“裕农快贷”742.81万元,被人们津津乐道。

然而,威海海洋强市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巨大的科学工程,涉及海洋优势产业、新兴科技产业、现代服务行业等诸多方面,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可谓相当渴求而且多元。

比如呼吁创新信贷管理模式,建立符合海洋经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特点的授信模式,运用中长期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等信贷产品组合,为海洋经济提供综合信贷服务。

期望创新抵押质押方式,完善和推广渔船抵押贷款业务、拓展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加大对滩涂、海水养殖、临港工业等拥有海域使用权的海洋产业的融资支持;推动在建船舶抵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订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和存货质押贷款,以及码头、船坞、船台等涉海资产抵押贷款等。

对保险的需求重点集中在如何应对海洋灾害损失上,希望促进银行和保险服务相结合,开发适合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保险产品,充分发挥保险业风险保障作用;进一步完善渔业政策性保险,提高渔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注重渔船、渔民和渔监渔政人员特殊风险保障需求研究,提供特殊风险保险服务;大力发展航运保险、船舶保险和海洋环保责任险等险种,为海洋交通运输业、船舶工业和海洋油气业发展提供保障;积极开发服务滨海旅游的特色保险产品,完善滨海旅游业保险产品体系等。

记者了解到,在威海银保监分局指导下,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正在发挥自身优势,改善并提供多元涉海金融服务,在多个海洋经济重点领域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实行“特存特贷”和“特色特保”。尤其是恒丰银行,借鉴国外设立海洋政策性银行的经验,率先在威海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以服务海洋经济为宗旨的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位“深耕蓝海”,尝试实施“海洋金融+”服务模式,这种探索精神值得褒奖。海洋金融服务任重道远,期待更多银行保险机构抓住机遇,以金融为纽带整合各类资源,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海洋牧场 保险机构 行动计划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