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时快讯】【个人碳账户专题】银行竞逐个人碳账户
编者按:
(相关资料图)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如何驱动个人碳减排,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一段时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个人碳账户,部分银行的个人碳账户产品还与信用卡等零售金融产品实现了融合。庞大的用户基数是银行的一项显著优势,那么,银行能否成为个人参与碳减排的关键入口?本期专题深入探讨相关话题。
减碳实践与营销并举
银行竞逐个人碳账户
□记者 于晗
一段时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个人碳账户。庞大的用户基数是银行的显著优势之一,基于个人金融账户建立银行个人碳账户,未来市场空间难以估量。当前,银行有怎样的规划和布局?未来,又会如何发展?
银行个人碳账户纷纷上线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数据显示,在中国碳排放总量中,约40%-50%是由居民消费引起。因此,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对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个人碳账户是个人参与碳中和、节能降碳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今年以来,银行个人碳账户如雨后春笋般上线。5月10日,平安银行发布个人碳账户“低碳家园”。该平台系平安银行与中国银联、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共同打造。在该平台上,用户可通过15种绿色行为积累绿色能量、6种行为积累碳减排量,并通过绿色能量兑换植树权益。
4月22日,中信银行宣布,该行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正式上线。
此外,一些中小银行也在积极布局。今年1月,山东日照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正式上线;去年8月,浙江省衢州市在全国首创个人碳账户,衢州衢江农商银行量身定制了“点碳成金贷”。
从目前银行业的探索来看,银行推出的碳账户,主要借助大数据等技术,采用赠送积分和权益等激励方式,记录个人碳足迹,并转换为碳积分。将绿色出行、绿色就餐、绿色购物、二手回收等绿色低碳行为与金融产品和服务有效结合起来。例如将碳积分与积分商城权益、信用卡额度、绿色贷款产品、消费折扣等进行关联,激发客户的使用积极性,引导客户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
按照中信银行的设想,碳账户通过用户授权自动采集个人在不同生活场景下的低碳行为数据,使用户低碳行为可计量、可追溯,实现个人碳减排数据的资产化、价值化,从而构建低碳生态联盟,让碳资产得到归集。
在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看来,碳账户是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碳减排核算可操作、可计量、可验证方面的重要探索。同时,碳账户是商业银行引导个人客户绿色低碳生活,引导企业客户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渠道。
“居民部门碳排放涉及的能源种类与消费场景庞杂,靠传统的宣传教育或政策激励可能难以保障效率,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引导居民主动调整生活、消费方式。”平安证券前瞻性产业首席分析师陈骁指出。
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规范发展绿色消费金融服务,推动消费金融公司绿色业务发展,为生产、销售、购买绿色低碳产品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
种种因素作用下,促使银行业创新向绿色消费金融领域倾斜,建立个人碳账户则成为政策鼓励下的一个新“风口”。
业务营销还是减碳实践
个人碳账户出现的核心逻辑在于市场需要以激励手段推动个人碳减排。但从银行的角度来说,也有其自身的业务诉求和利益考量。目前,多数银行碳账户由零售部门主导,不少银行还将其与信用卡业务相结合,将碳账户作为零售业务的一面“绿色招牌”。
据平安银行介绍,该行碳账户项目由绿色金融事业部和信用卡中心主办,集中了行内基础零售事业部、汽车生态事业部、汽车消费金融中心和重点分行等力量。“中信碳账户”则依托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开发构建。两家银行的碳账户产品均与信用卡业务融合较深。
陈骁认为,个人碳账户作为基础,银行基于丰富的绿色低碳生活场景,除了能够提供类似碳信用卡“积分兑换”类碳普惠服务之外,还能够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
“推出个人碳账户,就是想利用好金融工具的功能,以实际资源投入来引导居民碳减排。”平安银行碳账户项目牵头人、战略发展部董事总经理卢乐书表示,银行机构的零售端在获客环节都是有资源投入的,如果将这些资源优先向绿色业务倾斜,既能够吸引优质客户,又可以引导用户践行低碳理念,可谓一举两得。
易观分析认为,个人碳账户应用可与银行渠道场景建设形成相互促进作用。个人碳账户的应用有助于银行对客户生活场景的渗透,捕捉客户金融服务需求,从而驱动渠道端的生态场景建设;渠道场景建设也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种类的绿色金融业务,构建全面的绿色生活轨迹,形成有益循环。
另外,绿色金融业务的线上化、移动化特点,对于银行的客户身份识别、交易反欺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实现融合、高效、安全的客户运营需要银行渠道经营能力的有力支撑。
瞄向“碳普惠”
长期来看,银行个人碳账户必然要瞄向“碳普惠”。银行在用好用户资源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个人金融账户的外部效应,夯实碳账户平台技术基础,明确标准体系,构建银行碳账户的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创新,提升银行个人碳账户的吸引力。(注:碳普惠,是指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节能减碳行为进行具体量化,并赋予一定价值,建立起以商业激励、政策鼓励和核证减排量交易相结合的一种正向引导机制。)
从目前已经布局个人碳账户的银行来看,银行碳积分的奖励机制主要聚焦在物质激励层面,很难真正带动更大范围用户参与。
易观分析认为,除了可兑换的物质奖励,还可以考虑非物质奖励,从根本目的上突出客户低碳行为的贡献,构建更为普惠的绿色金融生态。
探索个人碳交易,或许是一个突破口。早在2010年,兴业银行曾推出我国首张低碳信用卡,为个人参与碳排放交易提供了首个银行交易渠道。该行数据显示,低碳信用卡在5年内共发行32万张,约20%的持卡人通过信用卡,完成了个人端的低碳交易业务。不过,该模式并未得到持续运营和推广。同时,这一模式实际并未推动居民部门进行碳减排,而是将居民部门引入企业部门的减排行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赵越认为,个人碳账户是一种普惠制政策,是通过个人的绿色行为来提供奖励,从消费端减少排放,而不是直接像碳交易一样在生产端对碳排放进行管控。
据悉,目前,已有地方已开始探索个人碳账户向个人碳交易的延伸。今年3月,《上海市碳普惠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指出,上海将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引导碳普惠减排量通过抵消机制进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不过,要建立拥有碳交易机制的碳普惠平台,还需要在标准体系、数据获取与数据安全等基础设施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夯实平台根基。“如何平衡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与碳排放数据的精准度是最大的问题。其次是数据核算问题,虽然个人碳账户背后的方法学是类似的,但不同平台推出的个人碳账户统计口径不尽一致。”赵越指出。
相关链接:
专家视点:个体绿色消费新尝试
专家观点:碳普惠的重要突破口
记者观察:让碳账户叫好又叫座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隔离险”进入理赔受理高峰期 不少消费者遭遇保险公司拒赔
前5月中国信保承保金额增长12.7% 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扩大
辽宁一批新标准下月起执行 包含韩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
排行
最近更新
- 【天天时快讯】【个人碳账户专题】银行竞逐个人碳账户
- 每日视点!安达保险等七家险企被罚
- 通讯!今日财知道--2022-06-28
- 每日头条!投资者活动公告--2022-06-28
- 【全球报资讯】新一轮集采政策落地昆明1个月 换一个人工髋关...
- 环球观焦点:蚊子包越大毒性越强?戴口罩致肺结节增大?辟谣来了
- 世界今日讯!“氨糖”真的能拯救关节吗,还是“智商税”?
- 天天看点:经常"咔咔"掰手指,会不会得关节炎?有人掰了60年...
- 观点:咸阳日报:兴平全面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医保系统运行“村...
- 天天热消息:牛油果堪称热量炸弹,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吃它减肥?
- 环球聚焦:咸阳日报:三原“四项措施”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联动
- 环球精选!三姐妹不抽烟却接连患肺癌!这件事很重要,但很多...
- 全球快资讯丨一碗野生菌下肚,女子住进医院急诊科 路边的蘑...
- 环球关注:国家药监局:落实 “严”的主基调 摸排潜在药品安...
- 【快播报】防叮咬!这份“灭蚊蝇宝典”请收好
- 热点评!国际癫痫关爱日:警惕!这8个症状是癫痫发作的危险信号
- 全球信息: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餐餐有豆能减肥
- 西安形成“四三二一”退税减税工作机制 为企业创新发展增信心
- 有专利,更硬核丨HQ Racing安全卡钳罩持续推动行业发展
- Grand Designs中火出圈的家用电梯——Aritco瑞特科家用电梯
- 居家健身器材市场迎爆发式增长 线上线下运动用品销售大幅增长
- 浙江加强“共享法庭”建设 极大地便利消费投诉的处理
- 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进一步激活消费市场
- 加盟澳柯玛集成灶成为风潮,消费者认可度高
- 我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预计超500万 须引起重视
- 强强联合!浪潮信息联合NEC德国加速欧洲高端车企设计仿真
- HPV疫苗接种覆盖面大大提高,HPV疫苗应该怎么选?
- 北京鼓励汽车更新换代消费 车主最高可获1万元补贴
- 特斯拉又率先打响涨价第一枪 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会跟涨吗?
- 山东齐河县探索推出驿站式人才公寓 为各类人才提供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