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世界讯息:记者观察:《红楼梦》中的财富传承

□本报记者 樊融杰

不负众望,2022年高考语文卷作文再次登上热搜。由“翼然”改为“泻玉”,再到“沁芳”,《红楼梦》中,众人为贾府亭子匾额题名而进行的文字加工与创造深深印在了本届考生的脑海中。


(资料图片)

实际上,随着近年来《红楼梦》被不断解读,该书中蕴藏的现代金融工具的雏形也逐渐被人们所了解。其中,信托的创新与实践也为读者们津津乐道。

初读《红楼梦》,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林黛玉家的钱去哪了?

在《红楼梦》第十四回中,林黛玉之父林如海在扬州身染重病而亡。林黛玉进贾府后,总给人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相比于当时还家大业大的薛宝钗来说,林黛玉的日子并不好过。

但林家是书香世家,祖上袭过列侯,林如海本人也高中过探花,官至兰台寺大人、钦点巡盐御史。林黛玉之母贾敏在出嫁之时,也有着丰厚的陪嫁。两人除林黛玉外,并无其他子嗣,林家的家产又去哪了?

有人提出过林如海遗产是被贾家侵吞或者被林家族人“吃绝户”等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林如海并没有为女儿做好长远的计划。

如果林如海能够规划好自己的财产,就如同设立信托,不但不用担心家产的安危,还可让自己的女儿在后续生活中能有更强的安全感。

相比于林如海,秦可卿则有着明确的信托计划。

《红楼梦》著名情节“可卿托梦”中,秦可卿预言了贾家“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的悲惨结局,并提出了相应的信托方案,即“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

《红楼梦》成书于清朝。而在清朝,因罪籍没之家,坟园祭田不入官,这正是世家大族苦心经营坟园祭田的一个重要原因。

书中,秦可卿就建议在祖坟周边多置办田舍土地,将其收入专款专用于祭祀,即便将来家族败落,子孙也可以回家务农读书,延续香火。

由此可见,秦可卿不仅对“富不过三代”有充分的意识,而且还对通过坟园来进行资产隔离有着充分的了解。

但秦可卿并不掌握贾府的经济命脉且早夭,她只能提出方案,真正有能力决定这套方案的则是贾府的掌门人——贾母。

作为贾府的掌权人,贾母实际上也履行着运营整个家族的部分受托人职责。对于从祖上接过大家业的贾母来说,她最大愿望和贾府的先祖一样,就是让贾家长盛不衰。

而到了贾宝玉时代,这个愿望却迎来了最大的挑战——男丁不旺。贾宝玉同辈同族兄弟只有贾珠、贾环、贾琏、贾珍等少数几人。相对于贾家鼎盛时期的格局,无论是影响朝堂还是经商敛财,这点男丁太过单薄。而且,这几人大多表现也较为“拉胯”,其中最有可能担负起家族复兴荣光的贾珠还早逝。

作为受托人,贾母自然不能容忍家族走向衰落的结局,于是她大力培养贾府的女性。王熙凤曾说过“谁让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得水葱儿似的”,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贾母善于培养女性。在贾母的培养下,贾敏嫁给探花郎林如海,贾元春嫁入皇家封贤德妃,贾探春以郡主身份远嫁番夷亲王。在一桩桩政治联姻的背后,是贾母为了家族长远发展的苦心经验。

尽管贾母尽职履责,其却并非严格意义的受托人,相关资产始终未独立出来,贾家最终还是不可避免走向败亡。

林如海未规划信托、秦可卿只提出计划信托、贾母未采用信托架构,《红楼梦》在演绎了一部家族兴衰史的同时,也隐含对于家族传承的某种期待。曹雪芹无法超越历史的局限,没有对现代信托的认识。若是超越时代,结合现代财富传承工具,《红楼梦》或将是另外一番结局。

关键词: 记者观察 寄人篱下 给人一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