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强化科技赋能 优化农险服务

□卢一鸣

近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2022年银行业保险业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通知》,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保险行业也在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科技与保险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赋予保险业的使命,也是保险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保险业应立足乡村振兴新业态、新趋势,拥抱科技、变革创新,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科学制定战略规划

今年,银保监会出台《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为保险公司落实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保险行业要充分认识到数字经济是大势所趋,推进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经济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注入新的动能。各保险经营主体要把科技应用作为公司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任务之一,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公司整体的战略规划中,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明确分阶段实施目标,长期投入、持续推进;成立项目推动组织,明确重点项目布局、合作平台以及打造智能化的领域,提出实施路径,明确时间表和任务图,确保科技应用项目全面推动和实施落地,为推进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保险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经营管理数字化

随着先进科技与保险业不断深入融合,科技成为农业保险创新的重要发力点。各保险经营主体要在业务发展、客户经营、运营管理等方面探索出特色的数字化业务经营管理模式。通过建设数字化业务管控平台,重构业务管理体系,将传统业务管理流程转型为数字化线上运营模式,提高科技应用成效。各保险经营主体可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推广,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承保理赔自助化、操作移动化、流程自动化、风控系统化,改善客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让农户面对面体验现代科技带来的便捷,为智慧乡村建设探索新路径。

农险经营主体可依托农村地区的基层服务网络渠道优势,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移动终端、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农险服务平台。通过搭建遥感应用平台,建立农作物估产与灾损测定的人工智能模型,获得“农户+矢量+作物”的一体化数据,将农户信息、地块矢量信息、承保理赔信息进行精准化匹配,实现农业保险“按图承保、按图理赔”,提高承保理赔标准化水平,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能力成为推动企业创新和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各保险经营主体应建立大数据平台,全面整合内外部数据,打通数据壁垒,提升数据质量,释放数据价值。针对当前农险行业中存在的数据共享程度不高、生产经营数据透明度低导致的数据真实性偏差等问题,各经营主体可通过与农业生产经营数据主管部门的深化联动,利用智能识别、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技术手段,依法合规采集农户基本情况、农业生产经营数据、土地矢量数据、土地权属数据、政府补贴数据和气象数据等信息,实现农险数据集约化应用。通过强化与农村基层组织的数据融合,为农险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将防止返贫和乡村振兴作为工作重点,为政府综合服务管理提供数据抓手。按照“让数据多跑路、农户少跑腿”的理念,为农户提供保险和助农辅农数据信息。

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加强风险管理是保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各保险经营主体应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促进保险业健康持续发展。要对战略风险、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网络风险,以及伴随数字化转型的新业务、新模式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同时,要确保数字化转型战略与机构自身经营发展需要、技术实力、风险控制能力相匹配,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各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应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识别技术,结合农作物生长以及气候特征,预测风险趋势,评估损失程度,为农民提供灾前预警防范,灾后风险管控的服务。要推动农险服务由单一的“灾后补偿”向“事前预警”“事中响应”与“事后补偿”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总之,保险业要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高保险保障和服务水平,为服务国家、服务“三农”、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关键词: 农业保险 承保理赔 人工智能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