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银行保险 > 正文

热消息:“股债跷跷板”效应再现

□本报记者 胡杨

进入8月,A股继续高歌猛进。8月20日,沪指涨至3766点,再次刷新近十年来新高,全市场超3600只个股上涨。股市冲高的同时,债市却迎来大幅回调。在A股市值总和历史上首次突破100万亿元的8月18日,债市则一片“飘绿”,10年期、30年期活跃券到期收益率日内最大涨幅达到5个基点、6个基点,分别收于1.79%、2.06%。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股债市场出现分化,权益类和固收类产品收益同样“背道而驰”。业内专家建议,投资者应充分了解自己持有的理财产品的特性、投资策略、风险等级以及历史表现,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产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波动情况,从而做出更为合理的判断。在评估权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时,普通投资者可以选择产品各回溯区间的年化收益率与区间收益率综合判断。

股市债市走势分化

8月以来,A股创造了多个历史峰值——上证指数创十年来新高;A股成交额和两融余额均突破2万亿元,时隔十年再现“双2万亿”;A股市值总和有史以来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而在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大关之际,8月18日,债市则出现明显回调——10年期国债活跃券到期收益率较上个交易日上涨约2.5个基点,收于1.79%;30年期国债活跃券到期收益率较上个交易日上涨超4个基点,收于2.06%。

这种分化也被称作“股债跷跷板”效应。通常来说,股市持续走强、资本市场回暖,会吸引部分资金转场。中泰证券研报指出,以保险、银行为主的配置盘资金有限,保险资金主要转向股票、长期股权投资等权益资产,债券的配置盘增量资金较去年没有明显增加。而银行由于存款利率下调、居民存款迁移等原因,负债端流失严重,负债端也没有增量。7月理财规模增长也较为乏力,环比增量仅2600亿元,远低于以前的水平。单就负债端而言,由于没有增量,配置盘持续缺位,无法支持利率再下台阶。

“股债跷跷板”效应传导至理财市场

股市与债市的不同走势,相应地影响到不同类型理财产品的表现。普益标准监测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末,固收类产品平均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为2.38%,月度区间年化收益环比下降68个基点;混合类产品平均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为6.52%,月度区间年化收益环比上涨137个基点;权益类产品平均近1个月年化收益率为37.14%,月度区间年化收益环比上涨1405个基点。

对此,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轼剡表示,权益类产品和固收类产品在市场上受到资金再分配的影响,资本市场的上涨导致权益类产品吸引力增加,部分资金将从固收类产品中流出转向权益类产品。此外,债市的波动也加剧了收益分化的情况,近期国债利率有所升高,压制债券价格,导致固收类产品净值出现波动;若理财公司为应对债市波动主动减持长久期债券,将进一步导致固收类产品收益下滑,从而加剧收益分化情况。

普益标准研究员孙圣钦建议,投资者应保持长期视角,避免因为短期波动而作出冲动决策,如果持有的产品没有遭遇较大回撤,考虑到其符合个人的投资规划,那么可以考虑继续持有并等待市场回暖。如果投资者对市场趋势、产品特性或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疑问,可以寻求专业的理财顾问或投资机构的建议。

对权益类产品收益率需综合分析

尽管资本市场表现亮眼,但并未引起权益类理财产品显著增发。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全市场共存续权益类产品52只,其中34只总回报为正,36只最新单位净值大于1。

需要注意的是,权益类产品的净值波动与权益市场涨跌呈现高度正相关,由于权益市场具有高波动特征,因此权益类产品收益率在不同时间段可能呈现分化特征。对于近1个月、近3个月、近6个月、近1年等不同时段的收益率指标,普益标准研究员崔盛悦建议,普通投资者在评估权益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时,可以选择产品各回溯区间的年化收益率与区间收益率综合判断。年化收益率能够将不同期限的收益换算为统一标准,便于横向比较。区间收益率可以直接展示持有期间的真实盈亏,能更直观捕捉特定市场环境下的收益特征,但也可能由于统计区间起止点的市场状态影响而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在崔盛悦看来,投资者需根据需求动态多维度选择评估指标,以便更全面地评估产品的收益表现。

关键词: 中国创投网 银行保险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